• +86-29-85318785
  • 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科科研楼

动态新闻

秋季第一届边疆民族研究生学术论坛“探索争鸣,融合超越”

2025年01月03日 11:01   25

 2024年10月12日14:00-16:00,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三层敏行厅举办了由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与民族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探索争鸣·融合超越”——第一届边疆民族研究生学术论坛。其旨在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拓宽学术视野,并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本次论坛在民族教育学院张雯同学的主持下拉开帷幕。随后,民族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郑生忠老师和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副院长徐百永老师致辞,希望通过此类活动来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论坛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在主题报告环节中,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的吕俊豪同学和民族教育学院的叶静文同学分别以《民族化视域下延安时期党的少数民族群众工作——以少数民族群众组织为例》《建国以来中学语文学科文化教育的演进历程及展望——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分析》为题进行了深入的报告。卢静老师和孔祥辉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分组报告环节中,翟玉洁、巴金、杨雯、霍亨等四位同学分别就各自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汇报。翟玉洁同学的《同途殊归:马长寿与林耀华凉山彝族调查之比较研究》深入剖析了两位学者的调查方法和精神品质,揭示马长寿先生学术生涯的重要价值。巴金同学的《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聚焦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和解决方案,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杨雯同学的《边缘的都统恭镗与清末乌鲁木齐地区重建》以恭镗为例,探讨清末乌鲁木齐地区的重建工作及其历史意义,为大家提供新的历史视角。霍亨同学的《边境国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三重逻辑——基于内蒙阿拉善盟的调查》从价值逻辑、问题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独到的见解。戴妍老师、尹波涛老师、成珊娜老师、刘军君老师分别对四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在汇报交流环节,民族教育学院的冯婧煜同学和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的朱良瑞同学分别宣读了前两个环节的简报,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

 最后,经过老师们的现场打分,论坛评选出了“最佳学术报告奖”、“最佳风采奖”和“学术活动积极分子”等奖项,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和合影留念。徐百永老师和郑生忠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和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舞台,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水平学术能力的研究生做出了积极贡献。